张卫中(文学院)

时间:2016-05-03浏览:436

张卫中教授从教30余年,他一直坚持的理念是: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最大的责任,从事这项工作的首要条件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做好这项工作的方法则是科研与教学双轮驱动。他认为,从事科研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本学科重要问题的研究,参与知识创新的过程,力争站在本学科的最前沿,这样才能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则既注重传授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注重尊重教学规律,力求深入浅出,将各种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张卫中教授认为一个高校教师参与科研和知识创新,进入学科最前沿,可以保证所传授知识的质量与水平,而积极思考教学方法、教学规律则可以将相关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从这个理念出发,30多年来,他在科研与教学两个方面都做了相当大的努力。

在科研方面,他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文学语言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两项:《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建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项:《1949年以后大陆与台湾文学语言比较研究》;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变革史》。他的专著《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获2002年第四届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专著《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2014年获江苏省第九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近3年发表论文24篇,其中B类权威1篇,另有CSSCI来源期刊6篇,C刊扩展版4篇,核心期刊1篇,省级刊物13篇。

张卫中教授在教学方面也用心良多。他长期从事师范生的当代文学教学,在教学中他发现,当下国内的高师中文教学普遍存在与中学语文教学脱节的问题,很多师范生熟读文学史但不知道如何分析作品,不能很好地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于是他在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一直尝试选取中学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予以分析、解读,致力于总结一套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阐释文学作品的能力。自2010年开始他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撰写了一部研究性教材:《中学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解读及方法》,这部著作系统解读了22篇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其中小说12篇,散文与诗歌各5篇。在解读过程中力求发现文学作品解读的方法与规律,提炼出中学语文作品解读的基本原则与文学作品解读的方法。2013年该书出版后就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并获得“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

张卫中教授在“中学教材中文学作品解读”研究方面发表的论文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他的论文《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语文建设》2011第1期)在期刊网登载的关于杨绛《老王》的全部近百篇论文中,下载数居第一,引用数居第三;他的论文《<荷塘月色>解读中的“意图谬误”》发表后也有较高的下载率和引用率。

除了教学内容与理论的研究外,张卫中教授也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他认为目前国内的文学课教学仍然普遍存在以“讲”代“读”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许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少有改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张卫中教授做了比较多的改革与尝试。在当代文学教学中,他总是先布置篇目,要求学生细读,课上除了介绍文学史线索外,会安排足够的时间讨论作品,讨论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更重要的是督促学生在课外自觉的阅读。张卫中教授提出的口号是要让学生在作品中自己“读”出一部当代文学史。

张卫中老师一直认为,要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除了需要科研与教学上的精益求精外,更重要的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责任心,要乐于牺牲与付出,这样才能对得起的学生。他自2008年从华中师范大学到江苏师范大学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在科研工作非常繁重的情况下,长期承担了两个本科班的教学,而且做到每一年上课都对教案做重新整理,补充新内容与新材料,认真备课上课,力求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最新进展和特点,让他们在分析阐释文学作品方面得到最好的训练。

点击查看原图

张卫中老师在资料室查阅资料(丁超 摄)